草书条幅: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十一月 08, 2022 作品 节选自明杨慎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临江仙》原文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一片树叶的正反面一一定文书法的感觉与思考 五月 22, 2018 文/李光映 作者:国家文化部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文化月刊》贵州新闻中心主任、贵州大学出版社《情结——地缘历史脉络下的文化窥闾》(上、下、续集)作者、《且兰春秋》执行副主编、自由文化撰稿人 书法一方面不断以笔墨求彰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发现与认知(来路),另一方面作为生命个体又希望能有一个理念的场所来安置自己的内心与灵魂(去处)这一来一往两个方面恰好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繁复交响或者镜像,也让我们想到古人对书法艺术的感叹“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各种来路的声色显示了世界如此不同以及个体体验的差异。但是,问题恰恰是这种体验的差异性、日常经验以及书法在当下时代已经变得空前贫乏。是的,这是一个经验贫乏的时代,这种经验贫乏不仅指向了个体的日常经验,而且指涉书法的历史累积成的“修养已成,神气清健,无一点尘俗”。造型、质感、肌理、笔墨、架构以及媒介所形成的权势经验以及对日常经验、写过经验构成了双重遮蔽,甚至遮蔽程度是空前的。这可能是匹夫对定文老友书法作品的一孔之见吧! 时间的砧板敲打,岁月如刀。 “一卧沧江惊岁晚”,杜甫如是说。面对日常的我、精神的我和往昔的我,对定文如果只是挽歌式的回忆不免会使得他的书法作品沾满愁绪,从而重新蹈入浪漫主义泪水涟涟、伤痕累累的老旧套子中。解决这个危险的一个途径,就是对他的作品应该具有预叙未来的能力,这是深层的自我审视与辩难。是的,定文书法让我应该具有重新认识他磨练的能力,以及从“日历上撕下的骨灰”的勇气。 书法是完成一场场的“精神事件”。由此,书法就是自我和对旁人的“唤醒”,这甚至构成隐喻意义上“国粹”的基点。但是,就定文这一时代的书法人更愿意充当一个观光客,充当闹哄哄的采风团的一员,欣欣然地参观各种书法流派特点,而已经有的书法功底的则迈进一个属于自己的领域。但他们并不是用笔记录,而是更乐于让心和脑来完成这一历程,而于此境遇下定文还能安心写书法且有所为者,则是具备了特殊感觉和领悟的人。定文书法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艺术的商业化在所难免,作品在商业的痕迹中力求有自己的个性,不管是篆书、草书、隶书、行书、还是卷式作品和轴式作品,都离不开内容和形式以及商业的需要,他都努力无论从一个静观默想的书法还是恣意张狂的书法作品中寻找自我,如何在别的人已经趟过的河水里再次发现隐秘不宣的垫基石?更多的情况则是,你总会发现定文书法并非是在发现和创造一种事物或者情感、经验,而往往是 详情 »
侧身于时代之外 八月 30, 2018 文/张月镜 作者,本名张月进 策划人·资深品牌战略顾问、 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贵州画院-专业委员会特聘理论研究员、 贵州省书法家协会-书法与文化专委会副主任、 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贵州省工会-职工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一、逆流而上,岿然不动 定文兄是可以和你有生活交流并且能让你回到生活,并找到生活意义的人。 “生活”二字是一个被当下快节奏的人们普遍忽视的词汇,这意味着人们在以“发展”为名义的快车道上渐行渐远,而失去了慢的状态,忘记了对生命的关怀。但是,李定文却在混沌的价值追求中自有持守,对人生始终保有清晰的定位和理性的认知。他的话语体系里面存有简洁、朴拙的观念,在以极端的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背景下,相对于“理想、事业、财富、体面、抱负”等具体价值而言,李定文似乎过得很“自私”,按照今人常说的就是没有追求、没有大气象。 不过,今日人们普遍所追求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即体现为唯物质论的世俗攀比、体现为对金钱的膜拜,以为有钱能使鬼推磨。于是乎,“金钱万能论”导致道德伦理、公共价值、人际关系、是非曲直严重扭曲和失去秩序感!但欲海难填,人们在金钱的黑洞里面越陷越深,也落了个苦不堪言,很多其实发现不能自欺欺人,逐步认识到物质和精神同等重要,金钱其实还是解决不了精神空虚的问题。其实,要活下去的成本很低,古书《增广贤文》就说过:“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八尺”,人心所累,从古至今都是因为自己的欲念太深重。 话又说回来,李定文观究竟是持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呢?拿他的话说“财富是一切的根基,但也是身外之物,不会成为金钱的俘虏,除了工作,生活中的爱好不能非得等到功成名就后才去玩”。是啊,生命无常,谁能为自己定命数? “给我十年的生命就按照十年的命数来活,给我一年的生命就按照一年的命数来活,如此类推,即便只有一天,也活好一天、计划好一天”李定文大抵是遵照这样的活法去经营他的人生。在他看来,大凡把爱好推到功成身退后去颐养天年,几乎都是空话。爱好是与生俱来的生命的一部分,是一种愉悦自己的生活方式。 李定文所强调的生活中的爱好,主要指他爱好的书法艺术,除此外还有读书或写一些影评、生活杂感之类的文字,偶尔也针砭时弊,以一个文化人的良知表达一下作为“江湖人士”的意见。由于我们在书法方面有共同的话题,所以聊得多的自然是书法范畴,定文兄之所以把书法列为生活中的爱好,盖因今天 详情 »
草书横幅: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十一月 08, 2022 选自《增广贤文之勤奋篇》: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原文如下: 警世贤文之勤奋篇: 有田不耕仓禀虚 有书不读子孙愚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少壮不经勤学苦 老来方悔读书迟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到经过才知难 板橙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智慧源于勤奋 伟大出自平凡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做舟 少时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欲求生富贵 须下死功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可乘喜而轻诺,不可因醉而生嗔,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鲜终。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但得柔情消侠气,此生长愿伴妆台 但责已,不责人,此远怨之道也;但信已,不信人,此取败之由也。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感时花溅泪,恨 详情 »
挥毫落纸若岫烟,字随风起似云旋 八月 24, 2018 文/曹立波 作者:惠波机械掌门人,一代儒商 吾友定文,字石溪,又号云鹤,乃同侪中翘楚者!自幼喜好文艺,于文于画于书法皆工。尤其在书法中,遍临古今大家名帖,浸淫数十年而乐此不疲,终有所成。尤其行草,深悟草圣怀素所传之“担夫争道”法:笔落纸上,其回锋顺逆,轻重曲折间尽现书法本相。观其书,若惊蛇入草,众鸟出林,疏密中变化飞动,灵秀可鉴。尝有筑城书法界中一名家见之而异,谓此子所书隶书:蚕头燕尾,横轻竖重,力透纸背而字若浮雕,竟有大家气象,不免啧啧称奇。当下即与定文折节订交,遂成莫契,一时传为一段佳话! 而书界常言“书如其人”,予以此言观夫定文之状,正相宜也! 其为人也,重义然诺,谨言慎行;与友交之弥久,待之愈善,示之以诚,从无骄吝之色显露;是以知石溪人品者,皆愿与其深交,以定文愿纳之为友而荣焉。 且定文之貌,英气勃勃,丰神俊朗,举手投足间,自显风流;而谈吐雅致,博闻广识,座席中侃侃而谈时,常有妙论,引众友人惊奇。倘能穿越时空,在魏晋必为阮步兵青眼相顾;在唐则一帮骚人曲江流觞时亦可见其身影…所谓:相逢意气为君饮,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若云烟,字随风起似云旋…惜乎李生,虽号云鹤,不能展翅于辋川山水之间,身在当代,稍有所憾! 然定文亦尚达通脱,随机应变。青年时即脱离体制,自谋营生。与人合办一文化策划公司,规模不大不小,但一身本事正助其笑傲其中;做文案搞品牌设计,处处彰显其文化内涵,故凡与其签约之客户,鲜有流失者… 而定文方能得此便,一展心中夙愿,尽搜昔日书法佳作,结集成册,示之于众,使中华文化,灿烂其中矣! 吾忝而为其友,闻之而喜,自告奋勇,愿为其序;既思张定文之贤;亦谋私意,写序之后,当可名正言顺向其索文集而藏也!呵呵! 是为序! 详情 »
以书法的名义写就人生的精彩 五月 02, 2018 文/高原水萱 作者:龙丽红,笔名:高原水萱,黔籍旅京作家、自由撰稿人 李定文先生是我敬重的书友。 笔名云鹤,又名石溪的他,自幼研习书法,遍临名家法帖,作品曾多次获奖。因数年来笔耕不辍,精品迭出,朋友们建议他将其汇集成册,以便于大家开卷欣赏,切磋琢磨。李先生由是嘱我为这本作品集写几句想说的话。 相较而言,我对国画中的水墨山水略知一二,对书法艺术,却是不折不扣的门外汉。但我以为,无论何种艺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表情寄意,形式是要为内容服务的,技艺也是要为思想服务的换句话说,要看作者是用什么心态在进行创作,而作品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世界;最终引发了观者怎样的情感触动,使其在观赏作品之际,又与作者达成了怎样的心灵共识。 书法艺术也应当如此,一位书法家,无论笔法,笔力,笔意,笔势如何,对其作品的评价还是要用他本人的个性来打底的,他笔下的字,除了看造型,还必须看神韵。从这个角度来看,李定文先生的书法艺术,特别适合我的审美观念。于是,外则外行矣,仍然忍不住要提起笔来,说说自己细细观赏李定文先生赠阅的书法作品之后,些许不入行的感想。 李定文先生善写草书,隶书与行书。 他的书法特点,一在个性与韵味。 比如一幅抄录黄果树瀑布楹联的草书作品“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红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整幅看来,横纵相映,气势相通,神意相聚,“拔毛连茹,上下牵连“,化线为点,疏密互补,写得神驰意纵,得心应手,满纸气韵,通篇豪兴,似山风吹瀑水,似银河落九天,墨舞中思接千里,凝眸间景在眼前。 又如隶书作品“贵州土牛”,本是信手写就,却颇具特色,韵味十足。尤其“牛”字,前两笔连笔写来,成牛角状,贵州山乡随处可见的黄牛与水牛毕时立现,如在眼前。既自然洒脱,形象生动,又引人垂涎,活色生香。 再如行书作品“睡大觉”,“睡”字半斜,仿佛一个人刚从梦中醒来,原本惺惺松松,慵懒无力,又恐被人识破,遂强作清醒,其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态,令人忍俊不禁。 有评论家指出:“美的原则就是一种秩序,秩序为美的欣赏和创造提供了可以依托的标准,但同时又对人的创造力造成抑制,人的独立性常常会淹没在依附的心理中。 “ 然而从上述引用的这几幅作品来看,李定文先生善于临帖而又不困于帖。无论草书,隶书与行书,均不拘泥于固有的形式,不只是跳出了对秩序的依附,还体现了自己的鲜明个性。尤其他的草书,错落有致,云龙飞跃,摇曳生姿,看似随心所欲,而线 详情 »
赏定文书法有感 八月 24, 2018 文/饶昌东 作者,贵州大学艺术学院高级讲师退休,菊林书院院长、青岩诗会会长 我十分感慨!定文我了解他,在赏了他的书法作品后,我作为耋耄之翁爱书法的中国人而感叹言之! 我为什么爱书法,天赐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必须爱书法! 定文的书法我感受如下:书法是反映生命的艺术,喜怒哀乐的内心情感而在书法中表达!我在他的作品中领略了其中的美。 以“贵州绿茶”“云文斋”等而喻,有对家乡贵州的深情,又有书香之韵味!其体现充满力量感,节奏感。有笔墨横姿、笔力劲挺、笔力险劲、笔酣墨饱之悦感。在立体感上我看出中锋用笔下笔风雷、大气磅礴。单字结构疏密均冲,整行血脉畅通。整体布局集行成章。草书动态起伏跌岩,龙飞凤舞、天然真趣。其中“睡大觉”三字给我一种幽默感。 可以看出他的创作心态恬谈自如心手双畅。这些论证了一个人不管干啥“冰冻三尺非一曰之寒”呀!我还知定文在书法传承给下一代上作了很大的努力和有所收获。 当然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各有其长矣!若定文再持之以恒,不断在楷,隶,篆,行,草上下功夫,不但会康乐寿,端庄淡雅,会让中国书法在民间弘扬! 我作为知情者,定文作为“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者,能在书法领域的艺海中神驰而游享乐!真是当今新时代的向往和骄傲。 详情 »